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

港島區考駕照。1 take pass

已經快有一年沒寫blog了,主要是開始工作了,雖然不用常常OT,但是回港後很多任務需要做,一直沒有心情寫,現在終於把第一項任務完成了 -考駕照!完成後心情大爽,立刻上來分享心得給大家。


其實我在18歲那年暑假就把香港考駕照的筆試給過了,當時報的是九龍區,學得也差不多,但是恰巧路試日期被排到11月,那個時候我要回英國讀書,於是考駕照的事情就暫停了。回到英國後,我也陸續學了很多節課,但是英國的道路跟香港很不一樣,每幾分鐘都會遇到大圓盤,學了十幾節課我都是在轉大圓盤(其實轉大圓盤並不簡單,特別英國很多大圓盤都是2條以上的行車線,必須特別謹慎)。由於我在香港已經過了筆試,覺得如果在英國再重新考過筆試很不甘心,而且我在英國又不需要開車,於是考駕照的事情又再次暫停了,哈哈。

畢業後回港,把大部分事情安頓下來後,在今年1月頭的時候我就去了李健駕駛學院報考自動波駕照,順便也報了51節學車課程(其實只有23節是在路上開車,其餘那些都是理論課之類的)。等了一個禮拜,排期信就下來了,我的考試日期是在4月底,考試時間是在下午2點半,所以當天就聯繫了師父,決定每個星期學一次,每次兩節,一節45分鐘,一共1.5小時。

我選擇在港島區考試,因為公司在港島,可以一下班就去學車。朋友聽說我考港島都很驚訝,說港島及格率很低,因為車多行人多,而且很多上坡下坡,但是我覺得我考的是自動波,技術上肯定比較簡單,只要熟悉了考試道路,那就ok了。

到學車的時候,港島的路的確比九龍難走,原因如下:
1)很多車停在路邊,所以要經常越過它們,這個行為要做很多動作,而周圍又有很多車,一開始很不習慣。
2)有不少的上下坡,而且很陡,有時候又恰巧堵車,需要停停走走,這個時候就要把“停車起步”發揮好,不然就很容易向下溜,印象中以前在九龍區學的時候基本沒遇到這種狀況。

跟我預料中一樣,一般路面開車技術上我是沒什麼問題的,但我總是記不住怎麼泊車和三手掉頭,即使師傅已經在車上貼滿提示,我還是經常忘。

教車師傅性格比較急,我有80%的時候都是在被他罵,一開始會害怕,有時候甚至很生氣,但後來已經麻木了。

到了考駕照當天,我約了師傅1點鐘見面,在路上練練手,看一下路況,2點鐘就去考場報到。很幸運,當天雖然是中午,但是路面情況很好,只比我平常晚上學開車的時候多了一點點車。




師傅把車開進去考場後,我就坐在車裡面等考官進來,超級緊張!在等待過程還眼睜睜看著我前面的考生考掛了。考官進來後,就問我試場角落一輛車子的車牌號是多少,做視力測試。其實在試場中間立了一個牌子,上面掛了三個車牌是用來考視力的,估計考官害怕我們提前走近背好車牌,所以才問我隨機一輛車的車牌號。

之後考官告訴我一會兒要往前開,然後做三手掉頭,之後再順便停車。我發現在緊張狀態下我反而做得很好,各個步驟都做對了,所以這個階段及格!但是要提醒大家,可能是平常訓練的道路視覺上比較空曠,在考試的時候,你會覺得掉頭的地方窄了很多,停車位小了很多。不過只要按照之前師傅教你的步驟做,不會出現問題。

隨後考官就讓我上坡,做停車起步,提醒大家,最後車停了之後一定要調到P檔!做完就可以開出大門,開始上路。在要出大路的時候,考官示意我向右開,也就是開上坡,這條路我是比較熟悉的,所以比較淡定。只是考官沿路一直在糾正我開車習慣,比如切線時,不需要一直回頭看盲點,看一次就夠,但必須不停地瞄倒後鏡,他說了我兩次之後,我才意識到他是什麼意思。在第三次的時候,我就按照他的方法做了,他也誇我學得很快,問我學了多久的車(其實當時很不想回答他,因為路上好多車,我一說話就會分心T^T)。還有一點就是我習慣在某一個街口提前轉行車線,考試時我轉到一半的時候,剛好那條線旁邊的停車位,有輛車開出來,我只好停車,示意那輛車先走,同時也立刻左右看有沒有車沖過來。當時沒意識到什麼,但是在等成績的時候很後怕,因為我應該在轉線前先看看有沒有車要出來。

回到考場外面,停車熄匙,目送考官下車,然後就可以去等成績了。等了大概3分鐘吧,那裏的員工就給了一張黃色的成績單我。一開始我不知道在哪裡看成績,很緊張,差點摔下樓梯,哈哈!

就這樣,我考過了!1 take pass!所以說,港島區也不是特別難,只要好好熟悉道路,做好師傅讓你做的事,那就OK啦!

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

國泰B777-300商務艙體驗。舒服坐飛機

由於腿痛原因,一久坐不動就會十分幸苦,於是上次回港的時候就買了國泰business class的機票,讓自己在飛行途中舒服一些。


飛機起飛前,空姐會給乘客選擇飲料解渴,我選了這杯國泰航空自製的飲料,印象中有奇異果,椰汁等,十分好喝,於是在整趟飛行途中,我不停地order這款飲料。

(image from here)

由於我面皮太薄,所以沒有勇氣站在在眾多乘客和空姐面前拍座位整體照,這張和下面一張相片是從網上轉來的。我就是選了這個單獨的靠窗位子,雖然看上去椅子挺窄的,其實坐上去很寬敞。

(Image from here)

座位可調至全平,睡得很舒服。可是個人認為還是阿聯酋的A380商務艙比較舒服 (阿聯酋航空A380商務艙。飛機上睡飽覺,主要原因是阿聯酋航空的商務艙會提供一個軟墊子,讓你在睡前把墊子平鋪在座位上,能蓋住座位的連接位製造的凹凸不平,同時也增加柔軟度,像真的床一樣。



坐上座位後,伸直腿還是有很多空間。可以看見電視也很大,只要拉一拉就可以調教角度。


座位間的隱私度也不錯。


座位的靠外那旁有一個可收起扶手,起飛降落是都要按下收藏起來。


座位靠裡的下方有一個空間可以放東西。


而上面就是插座,小燈,座位控制面板和電視遙控。


控制面板的後方有一個暗格,耳機和耳機插口都在裡面,同時也可以放一些小東西,比如飛機附送的洗刷包。


國泰商務艙這次的洗刷包是agnes b贊助的,包包和牙刷上都印了agnes b的logo。包裡還附贈了Jurlique的手霜,面霜和潤唇膏,而牙膏是高露潔的。此外還有一對襪子,耳塞和化妝棉。


被子厚度和質感我很喜歡,蓋著很舒服。


這個是午餐menu,起飛後沒多久就可以吃。


這是前菜,不過不失,左上角的沙拉挺新鮮的。


主菜我選了紅酒牛扒,也就是那樣,不能說很好吃,但也不難吃。突然想起五年前坐的芬蘭航空經濟艙,晚餐的紅酒燉牛肉好吃到我多要了一份,至今念念不忘。


甜品是黃梅蛋糕,可選擇要與不要,機票那麼貴,當然要啦。吃起來還過得去,就跟英國的一般蛋糕很像。


睡了一覺之後就可以吃早餐。


睡醒吃碗清淡的粥最舒服,雖然肉有點少,不過出乎我意料,粥味還不錯。


吃完早飯差不多就到香港了,當時外面的天空很漂亮,每次一踏入香港時,心都會有種澎澎跳的感覺,而看到這樣的景色,讓我的心跳更加強烈。

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

大阪戰利品。護膚品+日用品心得

在12月的時候,我回了一次國,接著約了幾個好姐妹一起去了一趟大阪。平時已經很勞累的我們,這次去沒有做任何資料搜集,完全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,於是在大阪除了在市中心逗留,就是去了白濱泡溫泉過了一夜,看到什麼吸引就吃什麼和買什麼。


在去前沒有想到自己會買很多東西,於是只帶了一個小型行李箱,結果十分後悔!!日本的護膚品和日用品真的太便宜了!!以下我會分享一下心得。



Utena Puresa果凍面膜,從左至右分別是美白面膜,膠原蛋白面膜和玻尿酸面膜。這組面膜是我這次買得最滿意的東西!!

個人最愛是美白面膜,保濕得來又有即時明顯的美白功效!膠原蛋白面膜比較適合乾性皮膚,對我來說滋潤了一點點。玻尿酸面膜的保濕功效感覺跟美白面膜差不多,都是晚上敷完後,第二天皮膚都是嫩嫩澎澎的。

面膜分為上下兩片,十分貼面,屬於果凍的質感,但卻不會像其它果凍面膜那樣一撕就爛。


這是House of Rose的Oh! Baby身體磨砂膏,是我目前用過最好的磨砂膏。用的時候不會覺得刺激,因為磨砂粒子很小,用完後皮膚十分嫩但又不會乾!


這款磨砂膏的粒子很小很綿密,挖的時候要稍微用一點點力,抹在身上的時候,感覺每一塊皮膚都被清潔到,不像一般的磨砂膏,用的時候總是感覺磨得不夠全面。
  

這款花雪肌乳液是在白濱的溫泉酒店裡面發現的,在溫泉的梳妝台上免費供客人使用,一試驚人,保濕得來又清爽,於是就在酒店裡的商店立刻買了一瓶。成分很令人放心,無香料,無色素,無礦物油等等,雖然有標榜美白功效,個人覺得是沒有。


這盒乳液是凝露狀的,不知道為什麼回到英國後,用的時候覺得沒當初那麼驚為天人。


這個是Propolinse蜂膠漱口水,不要買!!漱口水的味道很奇怪,過程很難熬,吐出來的時候會吐出一些塊狀物,雖然標榜這是一種吸附口中髒污的物質,但是who knows?反正我用完感覺牙齒舔起來像剛喝完可樂的,怪怪的,還沒有我們一般在超市買的好用。當然這是見仁見智,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嘛。

第一張圖片裡的其它戰利品我忘了單獨拍照了,不過我也可以稍微用文字介紹一下,如果大家不嫌麻煩可以繼續看下去。

彩色隱形眼鏡我總共買了三盒,就是圖一裡中間那三盒紫色的東西。雖然款式很美很多,但是很快乾,舒適度比不上我們常用的大牌。大家看到款式特別的可以買來玩一下,但是要做好心理準備大概只能戴半天。

日本的某幾款衛生棉真的挺好用的,像是圖一中下面的白色Unicharm超薄敏感肌衛生棉,用起來感覺很輕盈無感。右邊那個粉紅色的SoLaLa草莓味護墊也不錯,味道很香甜。


大家有沒有發現汪小貝的出場率好高?對的,他很黏很三八,我想好好拍張照都要跟他糾纏很久!

這就是我這次去的大阪戰利品分享,大家可以作為參考~

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

Innisfree膠囊面膜。7款試用心得

第一次認識到innisfree是在韓國旅行的時候,一進去店裡面就被這些七彩繽紛的膠囊面膜吸引,價錢也挺便宜的,於是就買了一堆回來。話說韓國的店員給你的試用裝真的是一大把一大把,太大方了!!


回來之後上網一查,才知道innisfree原來挺出名的,於是更加放心使用。由於我是一個懶人,平常已經懶得敷面膜,要敷也是敷免洗的Paper Mask,於是我拖了快一年才把這些膠囊面膜用完。


這一款是海藻面膜,功效是去角質和滋潤皮膚。面膜的質感是很濃稠的Gel狀,並帶有磨砂粒子,用的時候會熱熱的。個人覺得皮膚用完會比較明亮而且滋潤,適合秋冬用的輕微磨砂面膜。


這款是香榧和綠茶面膜,適合痘痘肌膚,功效是修護皮膚,面膜的質感很喜歡,是很滑的霜狀。用的時候能感覺到有點涼涼的,敷完之後皮膚不會乾,但也不是特別保濕,去痘功效也不是很明顯。我相信這個面膜是用來鎮靜肌膚,比如曬後或者過敏。


這是綠茶面膜,功效是保濕。面膜的質感是凝膠狀,用完能感覺到皮膚水分變多了,適合油性或者普通肌膚的保濕面膜。個人最喜歡這一款。


這款是蘆薈面膜,功效是舒緩和去角質。面膜的質感很蘆薈,去角質的顆粒跟一般磨砂面膜不一樣,感覺是一塊塊的。但是一般來說,去角質的同時會刺激皮膚,雖然這款面膜成份主要是蘆薈,但由於裡面含有磨砂成分,個人認為不是特別舒緩皮膚。我覺得這款面膜可以歸類溫和的磨砂面膜。如果真的想舒緩鎮靜皮膚,我認為上面提到的綠茶和茶樹更加適合。


這一款是杏仁優格面膜,功效是去角質。面膜質感就是優格加了磨砂顆粒,去角質得來又能滋潤皮膚,但是滋潤度油不會像海藻面膜那麼高,所以很適合任何皮膚。


這款是油菜花蜜面膜,功效是保濕。面膜的質感很像海藻面膜,是很濃稠的Gel狀。這款是膠囊面膜裡面我認為保濕效果最高的,用完後能明顯感覺到皮膚滋潤了很多。個人認為這款比較適合乾性皮膚,若混合性皮膚想用也可以只塗在臉頰上,不然T字位會很油。


最後這款是草莓優格面膜,功效是明亮皮膚。面膜的質感也是很優格,用完後感覺皮膚是亮了一點點,摸起來嫩嫩的,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香料味太濃烈。

總結一下:
面膜滋潤度:油菜花蜜 > 綠茶 > 草莓優格=茶樹
磨砂面膜滋潤度:海藻 > 杏仁優格 > 蘆薈

每個膠囊面膜的份量都足夠用2-3次,每次用完就放冰箱,最好幾天內用完。官網上建議是分2次用完,每次敷5分鐘後洗掉,配上按摩效果更好。

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

Urban Decay Naked 2 & Naked 3眼影盤+Eyeshadow Primer。終於入手

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很有購物慾望,買完包包就買鞋,買完鞋就買口紅,現在把目標轉移到眼影上了。我現在最常用的眼影盤還是N年前在Bobbi Brown買的大地色,很好很nude很耐用。可是人就是這樣,粗茶淡飯吃久了就想來點特別的,於是就開始搜索一些以往不常用的眼影顏色。


Urban Decay的Naked系列眼影盤我已經聽聞了很久,在網上看到裡面的眼影色幾乎全是帶閃的,跟我以往用的啞色很不同,於是研究了好久,終於入手了帶有半暖半冷色調的Naked 2和偏暖粉色調的Naked 3。


上面的是Naked 2,下面的是Naked 3。
每盤有12色,分別都是有3個啞色9個亮色,盒子裡的蓋上都有一片超大鏡子,很適合近看畫眼妝。附送的刷子很好用,貌似兩個系列都是一樣的。


試在手上的眼影只是輕輕地抹了一下,沒有重複疊上,已經十分顯色了,可能相機拍不出來,真實看的顏色更漂亮。


Urban Decay家的Eyeshadow Primer也是很出名的,在買Naked系列的時候我掙扎了很久要不要一起買,後來Sales說Naked 2&3裡面都會附送,讓我試一試再決定。

這個Eyeshadow Primer試用裝,分別有四種,最基本的裸色,霧面裸色的Eden,香檳色帶閃的Sin,和有保養功能的Anti-Aging裸色。每包試用裝都可以用1個禮拜,感覺好划算!


我已經迫不及待想把眼影和Primer塗上,決定先試試最基本的那款。


這次先試用Naked 2,塗完Primer後,用Bootycall打底,然後用YDK塗雙眼皮處,再用Busted加強眼尾,最後用啞色的Foxy在最高處做暈染。


為了試出有塗Primer和沒塗的分別,我只在一隻眼塗上了Primer。上圖可以看到左邊有塗Primer的眼影比較上色,而右邊沒塗的比較鬆散。不過老實說,這只是相片中的效果,實際上其實兩邊都差不多,而且我反而更加喜歡沒塗的那邊,因為顏色比較自然和均勻,塗了Primer的那邊近看會有點乾燥。

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意見,因為這次我只帶妝了半個小時,眼皮還沒開始出油我就卸了,所以不能從持久度和抗油方面分析。


最後給大家看看Naked系列眼影版的包裝盒,很漂亮,我都不捨得扔。如果大家需要一個實用又划算的眼影盤,我真心推薦Naked系列,顏色多又上色,粉質也不錯!

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

Cadbury Flake巧克力馬克杯蛋糕。快速做蛋糕


今年新搬進的房子裡面沒有烤箱,只有一個微波爐(雖然帶有燒烤功能,曾經試過用這個功能來烤餅乾,結果肯定是失敗的~)作為一個烘培+甜食愛好者真的苦不堪言!幸運的我想起一位一直很喜歡的食譜blogger曾經分享過如何用微波爐做蛋糕,剛好家裡都有材料,廢話少說,立刻試試。



Cadbury Flake巧克力馬克杯蛋糕
材料:

馬克杯 1個(微波爐可用)
雞蛋 1個
黃油 30g
砂糖 20g
麵粉 50-55g
泡打粉 1/2g (先跟麵粉拌均勻)
Chocolate Yoghurt (From Cadbury Flake Twin Pot) 1大匙
(如果不做巧克力蛋糕的話可以用牛奶,Cream or Yoghurt代替)
Chocolate Flake (From Cadbury Flake Twin Pot) 適量



1)先把黃油用微波爐叮20秒融化
2)加入1大匙Chocolate Yoghurt


3)加入砂糖和雞蛋混合均勻
4)加入已混好泡打粉的麵粉


5)所有材料再混合一次,盡量減少粉粒,不過有一點點也沒事
6)灑上少許Chocolate Flake後,放入微波爐1分30秒(900W)

微波爐功率換算:1分30秒(900W) / 1分40秒(800W) / 1分50秒(700W) / 2分鐘(600W)


叮的途中會漲得很高很高,不過不用擔心,拿出來之後高度就會變得剛剛好。成品表面看起來不是特別平整,而且很多小洞洞,於是我就抹上了一點剩下Chocolate yoghurt和flake,看起來美觀很多,吃起來也更好吃,因為這個蛋糕比一般的海面蛋糕稍微硬一點點,口感有點像發糕,所以配上巧克力醬濕濕潤潤的嘗起來更棒!大家有空可以試一試,很方便喔!